汉朝是怎么吞并西域的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汉朝是怎么吞并西域的,白羊座的小国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汉朝是怎么吞并西域的
用“吞并”一次并不恰当。西域为绿洲农业与中原王朝在经济和文化上具有天然的亲近性,只要中原王朝在与北方游民民族的对抗中占据优势,西域诸国会主动依附中原,并不需要用武力“吞并”。
“西域”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并不相同,因为不是学术研究,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今天的新疆。从地理环境上看,新疆被天山山脉分割成南疆和北疆两部分。
南疆以塔里木盆地为中心,盆地内部为沙漠戈壁,边缘零散地分布着若干绿洲,西域百姓基本上都分布于此。受沙漠地形的限制,绿洲与绿洲之间交通困难,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不多。在适宜沙漠地区发展的伊斯兰教没有传入之前,西域诸国不知道如何组建一个强大的政权对抗外敌。
伊斯兰教十世纪时经喀什噶尔传入新疆,到了十六世纪才占据主导权。在此之前,统治西域上千年的是佛教。佛教传入西域固然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了,但是佛教相比于伊斯兰教是一种非常奢侈的宗教,喜欢追求宏大的法事场面。僧侣人数众多不事生产、不纳赋税,而且需要信众耗费大量财力供养。
中国历史上多次“灭佛”事件多是因为佛教的异常繁荣导致社会财富畸形分配。西域的沙漠绿洲农业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经济体,大量的财富和劳动力都集中在寺庙之中,使西域诸国无力发展出强大的军队。
天山以北的游牧民族在经济上也有严重缺陷,粗放的畜牧业无法提供必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必须从定居民族手中获取。北方草原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崛起一个强大的游牧政权,比如匈奴、突厥、蒙古。
北方草原一旦统一,为了稳定地获取必要物资,他们通常会翻越天山,将西域诸国各个击破,然后使其成为抗衡中原王朝的后方大本营。匈奴汗国、突厥汗国、蒙古帝国以及后来的准噶尔汗国都是如此。
汉朝能够控制西域根本的原因是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抗争中占据上风,匈奴单于远遁,西域成了权利真空地带。西域与中原同为定居农业,双方的经济和文化上有着天然的亲近性,只要中原王朝能够保障西域安全和通往中原的商道通常,他们通常会选取主动归化中华,所以汉军在西域作战规模大多是几百人。
唐朝的情况与汉朝一样,唐军迫使突厥汗国西迁,西域因此再度回到中华版图。不过安史之乱后,中原王朝始终无法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所以西域丢失了近千年。
清朝乾隆年间,清军趁准噶尔内讧之机结束了长达七十年的准噶尔之乱,西域才得以克复,因此有很多学者认为新疆就是准噶尔汗国带给清朝的“嫁妆”。
在历史上西域问题基本上就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谁能在南北对抗中取得胜利,谁就能拥有西域。
中国哪个朝代最尚武
当然是汉朝了!有史书记载为证,看看吧!霸气侧漏,威风凛凛!
汉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汉使节谷吉被匈奴所杀,汉将陈汤、甘延寿驱兵西征,据说带人的都是西域几个国家的军队(现在的多国部队),过乌孙,进入康居界,至阗池(在今天的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这一战打的酣畅淋漓,可称为完胜,战果累累:单于战死,其儿子、女儿、十几个妻子全部被诛,把匈奴的上层几乎杀光,可以说是直接灭国了。一战而功成!扬大汉赫赫国威!以致此后几十年匈奴不敢犯边境。“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就是陈校尉在这一战后流下来的千古名句。
大胜后奏疏原文如下:“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于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后人都传颂卫青、霍去病、李广等汉朝名将,我却独独喜爱一生只大胜一次的陈汤!
看看这道奏疏,今日读之,仍然觉得醍醐灌顶,热血沸腾,痛快之至!有汉以来,我不欺负你,你不能欺负我!我欺负了你,你也不能欺负我!??
关于汉朝是怎么吞并西域的和白羊座的小国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